小齒輪是球磨機的主要傳動部件之一,如果在生產過程中出現斷齒現象,會嚴重影響球磨機的正常運轉。紅星機器作為專業的球磨機生產廠家,為了讓球磨機能夠長期高效的運行,對球磨機傳動小齒輪斷齒的原因做出如下分析,并給出有效的預防措施。
(1)低壓啟動:在正常情況下啟動球磨機時,高低壓稀油站首先工作。低壓油泵啟動,隨著高壓油泵啟動,當壓力達到16-8MPa時,球磨機筒體浮起0.13-0.18mm,此時可以啟動球磨機。15min后,大齒圈及小齒輪得到充分潤滑后,球磨機在0.4MPa的低壓狀態下潤滑運轉。由青崗位工操作或電氣問題,有時高壓油壓力未達到預定壓力下啟動。此時球磨機主軸軸承軸瓦與中空軸處于緊密結合狀態,摩擦力大,若啟動球磨機,不僅容易擦傷軸瓦,而且小齒輪由于局部突然受沖擊力,極易出現斷齒現象。
(2)未盤車或盤車時間不夠:一般情況下,停球磨機之前必須停止給礦,繼續補加水至排空球磨機內的物料,否則黏稠的料漿干涸后黏在筒體,增加下次啟動球磨機的負荷,即便這樣,在下次啟動球磨機之前仍需先啟動慢速驅動裝置進行盤車,不僅讓主軸承與中空軸中間形成一層油膜,也使球磨機內的鋼球物料松散。這樣在啟動球磨機時,可以大大減少啟動負荷。若啟動前不進行盤車,特別是長時間停機后不盤車,一旦啟動球磨機就極易造成小齒輪斷齒。
(3)大齒圈存在徑向及端面跳動:在安裝球磨機大齒圈時,由于大齒圈是用螺栓固定在筒體之上,其端面跳動是靠分布在大齒圈圓周上的螺絲孔用頂絲調整。當大齒圈端面跳動量沒達到要求或由于球磨機在長時間運轉后,螺栓松動,齒圈變形,就容易造成齒圈振動。
(4)延伸軸軸承座松動引起小齒輪振動:小齒輪振動的原因有:①齒輪軸與延伸軸不對中,齒輪軸中心線與延伸傾斜偏差較大;②基礎地腳螺栓松動,雖然經常堅固地腳螺栓,但仍存在松動現象。
(5)大小齒輪裝配不到位:小齒輪與大齒圈的嚙合非常關鍵,裝配到位能延長大小齒輪的使用壽命,減輕振動。在大小齒輪安裝時,大齒圈已隨筒體固定,此時調整小齒輪的位置,要求小齒輪與大齒圈軸向中心線平行,齒頂間隙與齒側間隙合適。過小易發生根切現象,過大齒輪易發生斷齒現象。
(6)端蓋漏漿,小齒輪磨損:球磨機端蓋襯板為鑄造毛坯件,在長時間物料和鋼球沖擊下,固定襯板的螺栓經常松動,致使礦漿從端蓋螺栓孔中漏出,加之傳動齒圈罩密封不嚴,這樣礦漿極易被甩到齒圈上,造成大小齒輪磨損加快,壽命縮短,在某些啟動力大的時候折斷齒。
(1)加強對稀油潤滑站的維護和操作:球機操作工應嚴格遵守設備使用維護規程,對潤滑系統經常檢查,保證高、低壓油泵及管路的完好,保證電氣系統的完好。在啟動球磨機時保證高壓油泵工作達到預定壓力時啟動球磨機。同時應注意在球磨機停機4h以上,再次開機時,應啟動慢速驅動裝置盤車,松動筒體內的物料,減小啟動時的負荷。
(2)正常裝配大小齒輪:大齒圈裝配時,大齒圈與筒體端面應貼合緊密,間隙不應大于0.05mm,大齒圈與筒體端面應貼合緊密,間隙不應大于0.05mm,大齒圈對接法蘭處間隙不應大于0.1mm,端面跳動量不大于0.35mm/m節圓直徑,徑向跳動不大于0.25mm/m節圓直徑;小齒輪裝配采用壓鉛法,在小齒輪兩側齒上分別用鉛絲捍制成“齒形”放在齒輪上,然后轉動齒輪壓鉛,取出后用千分尺分別測量出齒頂間隙與齒側間隙,頂間隙一般取8mm左右,齒側間隙應在1.4-2.18mm之間。
(3)重新加固基礎并找正:由于整具軸承座基礎已晃動,必須重新灌注基礎并更換地腳螺栓。具體措施是清除原有二次澆灌層及預埋鋼板、預埋螺栓后,把預埋螺栓與預埋鋼板固定,重新找正延伸軸與小齒輪軸,電機中心線生命,保證軸齒輪中心線與球磨機延伸軸傾斜偏差在1m長度上不大于0.1mm,然后進行二次澆灌。
(4)避免端蓋漏漿,經常清潔、潤滑:由于目前我們仍使用鋼襯板,采取的措施就是采用橡膠板預先粘在端蓋上,固定螺栓時墊一塊膠墊,防止端蓋漏漿,發現螺栓松動時馬上緊固。另外經常清潔大齒圈內的油污,保持大小齒輪潤滑良好,防止齒輪過度磨損。
(5)對小齒輪翻面使用:當大齒圈與小齒輪磨損形成臺階時,將2臺球磨機的小齒輪同時進行翻面,效果很好。